大学教授自曝辍学经历曾低估了生活的残酷因矿难改变命运

来源:乐鱼体育官网靠谱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1-29 18:21:46 881

  人生最悲伤的事情,莫过于在本该努力的时候低估了生活的残酷,荒废学业,等到真的要面对残酷的生活时,却发现了自己无能为力。

  1974年,宋远升出生在一个普通而又极其贫穷的农村家庭。为了谋求生活,宋远升的爷爷带着一家人四处奔波,在东北和山东之间来回往返。

  这样的“旅途”共有三次,从宋远升尚未出生就慢慢的开始,持续了20多年,直到他6岁那年,家里人才打定主意在山东临沂兰陵县定居。

  从居无定所到扎根齐鲁,一家人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好,相反,因为此前的三次搬家,让这个本就贫穷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。

  相比于物质里的贫穷,精神上贫穷更是让人绝望,宋远升的父亲只上过三年学,母亲连教室都未曾踏入,夫妻二人眼界有限,对儿女的学习并不关心。

  或许是天性使然,少年时期的宋远升就已经展露出了对文学的热爱,喜欢就和朋友借书籍杂志来看,基于丰富的课外阅读,他在班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。

  初二下学期,宋远升和父母伸手要15元杂学费,看着儿子的眼睛,父母脸上露出了难色,15块钱对其他家庭来说或许不算什么,但对这个家而言,却是一笔怎样都拿不出的巨款。

  在经历吃不上饭、交不起学费、甚至成为班里唯一一个用布条当裤腰带的男生后,脸皮薄的宋远升决定辍学打工,那年他刚满14岁。

  “那时总认为自身是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”,已经尝试过生活的困苦,打工不失为一条好路,却没想到低估了生活的残酷。”

  辍学之后的宋远升离开了家乡,到枣庄投奔爷爷奶奶,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份搬运铁矿石的工作。身旁是百丈悬崖,运矿车没有护栏,稍有不慎可能掉下去,而这已经是能找到的最好一份工作。

  从早上天未亮到晚上天黑,这是宋远升的上班时间,虽然辛苦,但他依然觉得很满足,因自己能拿到100多块钱的工资,每天都能吃上细面馒头。

  彼时,沉浸在涨薪的宋远升忘了,世上永远没不劳而获的事情,财富的降临往往伴随着危机。

  在一次井下工作中,宋远升不小心将手放在吊车急速上升的铁缆上,顿时三根手指失去了知觉,尽管有紧急送医,但这场事故最后以他的中指被截除告终。

  伴随着中指被截除的,还有工作,狼狈不已的宋远升只好回到爷爷奶奶家养伤,另寻出路。

  采石场的那段日子远比宋远升想的要艰难,全身上下只要两三套衣服的他,为避免衣服被磨损,每天都赤着上身搬石头,锋利的菱角在宋远升身上留下了一道道伤疤,而朋友所说的月薪400元也变成了200元。

  三年的时间就这样一闪而过,除去日常的必要开销,宋远升的身上只有寥寥几百块钱积蓄,为此还搭上一根手指。

  这让当时无比坚信“打工改变命运”的他感到迷惘,14岁辍学打工,在社会拼搏三年却一无所有,年轻自信的宋远升开始有了一种疲惫感,以及对辍学的后悔。

  和以往不同的是,这一次宋远升带了几本借来的初三课本,在工作空闲之余,他就会拿起课本学习。工友们看到这一幕后嘻哈大笑,问他这有什么用?宋远升语塞,他也不知道有什么用,可除了读书,还有别的出路吗?

  沉重而循环的工作让宋远升逐渐麻木,他甚至一度觉得自身会就这样度过一生,直到一场意外的到来,彻底让他惊醒。

  那天,宋远升和工友在井下干活,班长坐在不远处抽烟,突然上方一块巨大的石头落下,众人还来不及反应,班长就已经殒命。

  这是生活第二次对宋远升的“残酷警告”,用班长的殒命让他明白:没有文化的人,别说生活,就连生命都只能像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野草,随风飘荡。

  现实和未来之间不断挣扎,不久后,宋远升带着身上仅有的600块钱离开了东北,回到山东老家,他想读书,和14岁的自己,将学业衔接上。

  面对儿子的想法,宋远升的父母依然无动于衷,一种原因是他们始终不明白读书意味着什么,另一方面则是家里实在没有闲钱供他上学。

  幸好,宋远升的堂姑和已嫁人的姐姐都表示很支持,这让他的内心有了那么一点底气,在找到当年无比欣赏自己的老师之后,他成功入学了,而学费则来源于他4年仅存下来的600块钱。

  在教室里,宋远升第一次有了别样的感受,曾经不以为然的课堂,如今感觉起来是那么温暖安宁,是外界所没有的安全感。

  高中三年,宋远升再次展现出“拼命三郎”的决定,从年级排名十几一路上升到前三,被同学戏称为“考神”。可他始终明白,自己只是不想回到曾经那种没办法掌握命运的生活中而已。

  1995年高考,宋远升以兰陵县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,虽然那600块钱已经全部花光,但村民眼中流露出的羡慕,让他清楚自己“赌赢”了,成功摆脱父辈的命运。

  1999年,宋远升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司法局。尽管家乡人觉得他已经成功端上“铁饭碗”,但宋远升依旧不满足,几个月后,他拿到了律师证,辞职当律师。

  读硕期间,他又申请了比利时根特大学留学,曾经那本被翻烂的牛津词典终于派上用场,那年的托福考试满分677分,而宋远升考了639分,成功拿到留学资格,而且还是学校那年留学学生中成绩最好的。

  在如今网络上“读书无用论”满天飞的情况下,题主提出了这个让人深思的问题。

  也许读书只能让你这一代人在城市站稳脚跟,但却可以让下一代人站在更高的起点上;

  如果宋远升不曾被那场矿难所惊醒,那么也许他现在还在那个暗无天日的矿井下劳作,惶惶终日,担惊受怕,身上永远揣着几百块钱,而他的下一代人也会如此。

  “人生最悲伤的事情,莫过于在本该努力的时候低估了生活的残酷,荒废学业,等到真的要面对残酷的生活时,却发现了自己无能为力。”

  辍学、打工、提桶跑路,居无定所,是这群孩子身上挥之不去的标签,这个年纪的他们原本应该在教室里认真学习,却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吸引,荒废学业。

  在这群孩子看来,自己现在的生活很舒适,一个月拿三四千块钱,不想工作就辞职,干嘛辛苦读书,毕业后还不是打工?

  但是,在这里必须说个但是,这样的人生真的有未来吗?年复一年的在流水线上拧螺丝,一年尚且能理解,十年之后呢?

  同样是打工,有读书和没读书是两回事,有学历和没学历更是不可同日而语,前者代表更美好的未来,后者却能余生一眼看到头。

  所有告诉你文凭不重要的人,你不会知道他曾经因为学历吃过多少亏,为自己年少时的不学无术,付出过多少惨痛的代价。

  社会是公平的,我们在读书这件事上投资了多大的精力,未来就能收获多大的回报。